-
- 新发现:长读长测序可以帮助诊断结构变异导致的罕见病
-
2017-01-25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长读长测序可以帮助诊断结构变异导致的罕见病,这类变异难以用短读长测序进行鉴定。
-
- 可穿戴传感器将助力精准医疗发展
-
2017-01-23近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可穿戴医疗传感器的相关研究。研究人员表示,整个实验数据证明了便携式生物传感器除了能在症状出现前预测疾病,也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了参考数据,提升精准医疗的诊断速度和准确率。
-
- 中国专家如何看“胃癌”精准治疗
-
2017-01-23预计2015年超过50万中国人死于胃癌,因此迫切需要实现胃癌的早期诊断和准确分型,迫切需要新的、个性化的、能有效控制胃癌的治疗方案。美国登月计划正在探索癌症新的治疗方案,中国精准医学抗癌战争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
- 儿童脑瘤的“救命稻草”--精准医疗
-
2017-01-23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2017年1月19日的《Neuro-Oncology》期刊发表了一项精准医学新成果。研究团队对儿童脑瘤样本进行基因测序,以期实现靶向异常基因的个性化治疗。
-
- 新技术可追踪体内抗癌免疫细胞
-
2017-01-23利用人体免疫细胞攻击癌细胞的“免疫疗法”是当前国际科学界研究重点,但免疫细胞在体内具体如何行动一直是个谜。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第一次实现了对体内免疫细胞的定位和监视。
-
- 贵州省规范DNA产前筛查
-
2017-01-23近日,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向全省相关部门及各级医疗机构,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规范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相关审批备案、规范技术服务、加强监督管理等规定,并在1月31日前完成备案。
-
- 重温你、我、他心中的体外诊断试剂概念
-
2017-01-23一、关于试剂盒的两个必须搞清楚的概念 关于体外诊断试剂盒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下面这两个概念,如果你深刻的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对于今后的产品研发、实验室检测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
- 全新“液体活检”芯片可以通过一滴血检测出转移性癌症
-
2017-01-06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研究出一种全新的芯片,只需要用癌症患者体内的一滴血就可以检测出确定转移性癌细胞。
-
- 以色列研发出诊断疾病的新型仪器,准确率在86%以上
-
2017-01-05我们身体“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代谢物,虽然它们只是被丢弃掉的“废品”,但是通过正确的检测手段,医务人员却可以从中读出与患者健康状况相关的信息。例如,验血和验尿都是通过检测代谢物来帮助对疾病的诊断。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呼吸中的代谢物,也许以后我们能够通过患者呼出的气体便得知他的各项生理数据。
-
- 肝病基因治疗法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
2017-01-04采用治疗血友病的载体腺相关病毒(AAV)对肝脏进行的基因治疗法已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
- 通过呼气检测疾病
-
2016-12-29利用纳米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科学家可以根据病人呼出的气体来诊断他们患有什么疾病。
-
- 简单的呼一口气,检查17种病
-
2016-12-27最近研究人员又发明了一台新仪器,只要你对着呼一口气,它就能根据气体中的化学成分分析出17种疾病是否存在的痕迹。这并不是科学家们首次根据患者的呼吸来判别病症,但这却是第一台可以根据一个样本分析多项疾病的机器,其中还包括帕金森和肾癌。
-
- 研究人员开发了用于皮肤癌筛选的自动化黑素瘤检测器!
-
2016-12-27即使专家也可能被黑色素瘤愚弄。患有这种类型皮肤癌的人通常看起来像皮肤上长有痣,形状和颜色上往往是不规则的,并且很难与良性的区别开,使得该疾病难以诊断。
-
- 血检中DNA浓度可以检测出卵巢癌治疗进展
-
2016-12-23发表于《国家公共图书馆》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写道,血检中循环肿瘤DNA(ctDNA)水平与与卵巢癌的大小有关,可以预测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疾病发展阶段。
-
- 血检有望用于测评抑郁症严重程度
-
2016-12-22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发现,抑郁症症状的轻重与血液中的某些代谢物相关。这一发现有望用于开发测评抑郁症严重程度的方法及研发相关药物。
-
- 脑髓液可以检测出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病症
-
2016-12-15大脑免疫系统对老年痴呆症所起的作用不得而知,来自DZNE和LMU的研究者们发现免疫系统对老年痴呆症的遗传易感性:在患痴呆症的七年之前,大脑已经开始显示不正常的免疫法应。
-
- 上海科学家找到儿童白血病起源的诊断标志物
-
2016-12-15上海科学家新近找到儿童白血病起源的诊断标志物,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白血病领域专业顶尖刊物《白血病》杂志上。专家认为,这一研究为胚胎起源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特异性靶标,对进一步研究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 合肥研究院发明食管癌筛查呼气质谱检测新方法
-
2016-12-13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研究部光谱质谱研究室与临床部中科院合肥肿瘤医院医工结合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实时在线检测呼气质谱仪,开展了食管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呼气检测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肠胃病与肝病学杂志》(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
-
- 了解免疫生物标记,有助癌症免疫治疗
-
2016-12-12最近,香港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徐成之医生及香港分子遗传学专家黄利宝博士讲到,免疫疗法的最新发展和介绍现存的生物标记检测多种癌症已显示对免疫治疗有反应。最新研究数据比较PD-1抑制剂和标准双化疗,对於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L1生物标记表达愈高,其免疫治疗成效愈理想。
-
- 紧急输血有妙招:人造“血粉”或10年内问世
-
2016-12-12抢救大出血病人时,能否及时为其输血有时能决定病人的生死,但由于血液保存条件苛刻,因此在紧急情况下很难立刻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人造血粉,它携带方便,保质期长,只需兑上水就能立即使用。
扫描下载体外诊断头条APP
扫描关注CAIVD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CAIVD官方视频号
扫描关注CACLP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CACLP官方视频号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 京ICP备15010734号-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