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83100406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自身抗体检测的发展与趋势

更新时间:2025/7/1 17:24:29 浏览次数:180

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关键标志物,其检测对疾病诊断、分型、活动度监测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抗核抗体(ANA)是最常见的自身抗体,作为系统性AID(如SLE、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等)的重要指标,也可见于器官特异性AID(如自身免疫性肝病、甲状腺炎)甚至部分健康人群。如何高效、精准地检测自身抗体及其靶抗原特异性抗体,成为临床和实验室关注的焦点。



一、自身抗体检测的发展历程

01

从“狼疮细胞”到间接免疫荧光(IIF


1948年 Sherer等发现狼疮细胞。20世纪50年代,IIF技术问世,最初采用组织切片,后优化为Hep-2细胞与大鼠肝片联合检测,显著提升灵敏度。但传统IIF仅能半定量,无法实现特异性抗体鉴定。


02

靶抗原技术与特异性检测的突破


随着重组抗原技术的发展,免疫印迹法、ELISA、免疫比浊法等相继出现,推动自身抗体检测迈向精准化。


03

定量时代的到来


目前,国外自身抗体检测绝大多数已实现定量检测,国内仍以定性或半定量方法,如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等为主。


image.png

二、定量检测自身抗体是趋势

传统自身抗体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结果价值有限等痛点,定性或半定量方法更是无法准确反映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定性检测不仅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更不符合国家检验医学中心建设的标准。自身抗体定量测定是国家检验医学中心建议的标准之一。


image.png

图源《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随着检测技术的革新,市面上已有多数厂家采用免疫荧光、化学发光法等对抗核抗体实现定量检测。而化学发光法凭借其高灵敏度、全定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正逐渐取代传统方法,成为自身抗体检测的新趋势。自身抗体检测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从手工到自动化的跨越式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更精准、更高效的检测解决方案。


01

自身抗体定量检测可以精确界定和解读“灰区”结果


定性检测对于“灰区”结果往往具有高度的主观性。定量检测则可以通过具体的量值和范围,对“灰区”结果进行精确界定。对于无症状但检测结果为“灰区”的患者,定量检测为随诊及抗体量值变化的检测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image.png


02

定量检测自身抗体对于自身免疫疾病诊治有以下优势:


定性检测仅满足诊断和鉴别诊断,而定量检测除了满足诊断和鉴别诊断外,还为疾病进程判断、疗效及预后观测、疾病早期预警等更深层次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和依据。


image.png


03

自身抗体定量测定有利于质量控制和管理


定量检测针对每个项目的结果均有明确的量值及质控品,可借助质控图,实现精确的质量控制。对批间差和批内差开展有效的评价和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可信度。

三、三联生物解决方案:全定量·化学发光·多联检

01

核心技术平台: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平台


多联检优势:一张芯片最多检测14项抗核抗体,覆盖SLE、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检测。

全定量报告:化学发光法提供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的精准结果。

全自动化操作:抗核抗体谱检测试剂盒配套全自动生物芯片分析仪,从加样到分析全程自动化,提升实验室效率。


image.png


02

产品矩阵


检测菜单覆盖多种常见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的抗核抗体,且有多个不同组合,满足不同临床场景。


image.png


03

临床价值


高危筛查:育龄女性、AID家族史人群早期干预。

精准诊断:多抗体联合检测提升AID分型准确性。

动态监测:定量结果助力疗效评估与预后管理。


参考文献

1.仲人前,杨再兴. 自身抗体检测进入定量检测时代 :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08):561-563.

2.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 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41(4):275-280.

3.《国家检验医学中心设置标准》

4.刘昱东. 自身抗体检测的一致性与质量控制的挑战及改进策略[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5,48(04):446-452.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