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潘柏申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向疫情期间奋勇拼搏在一线的全国检验人员表示深切的感谢,同时,为中国所有参与抗疫的IVD企业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表示赞赏,他们为检验人员及时提供了一大批检测试剂、仪器工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检验人和IVD同仁皆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一份合格的、令人满意的答卷。
对于IVD细分领域涌现的新技术、新趋势和新模式,潘柏申教授坦言,从检验医学技术发展的角度说,分子诊断、质谱技术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在新技术不断发明的同时,也要看到很多政策上的限制,使得我们没办法把一些新进展、技术完全投入到临床检验中。以分子诊断为例,二代测序至今为止都没有很好的准入门槛或者收费标准。还有很多理论、理念上的发展,比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促进检验医学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为临床服务。还应该想一想,怎样从这次疫情中吸取教训,来应对未来发生的大规模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检验是一门重要的临床科学,有自己的规律,一切需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例如在建设发热门诊、分子诊断实验室的时候,必须从实际考虑,找到真正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配置、技术、环境、人员要求。以上这些问题,都应当从学术角度、科学思维,认真、冷静地思考,才能更好地服务临床,真正为提高人民生命健康水平努力。
对于2020影响IVD行业发展的大变革,潘柏申教授指出,全国检验人员在抗疫第一线无畏工作、辛勤付出,这种职业精神必须受到赞赏。通过全体检验人员、IVD企业的共同努力,检验医学才真正为大家所认识、接受、重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当然,在为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思考,怎样在今后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对于2020年的机遇,潘柏申强调,对今后的突发事件应该有精神、物质、理论基础上的准备,预先探讨,这对检验医学的发展非常重要。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考虑是不是有能力去应对各种突发的临床公共卫生事件,是不是有能力满足临床所提出的各种需求。
最后,潘柏申教授深切期盼,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出色完成了任务。希望在2021、2022年,我们能够做得更好!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