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公布了全国共计5456家二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情况。
一、扎实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经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全国共5456家二级公立医院参加2021年度绩效考核。其中,西医类医院3675家(综合医院3037家,专科医院638家),中医类医院1781家(见图1),基本覆盖所有二级公立医院。与2020年度相比,新增纳入考核的医院2212家,因合并、升/降级、撤销等原因退出考核的医院共228家。
二、2021年度国家监测分析情况
通过连续三年的绩效考核引导,二级公立医院大部分指标持续向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二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迈进。
(一)临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是诊疗范围稳步扩展。同时,二级公立医院诊疗病种覆盖范围逐年增加,2021年二级公立医院DRG组数中位数为400组,较2020年增加8组;其中,综合医院DRG组数中位数440组,较2020年增加11组。二是技术难度持续提升。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三级手术占比分别为19.93%和37.82%(见图2),较2020年分别提升1.01个、2.50个百分点,呈逐年递增趋势。三是服务模式创新发展。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微创手术占比达到14.41%,相较2020年提升1.14个百分点(见图2)。此外,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为0.03%,较2020年略有下降。
(二)诊疗支撑能力持续提升。一是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5.02DDDs,较2020年下降1.30DDDs;二是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90.53%的二级公立医院参加了所在省份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中位数为92.00%,合格率中位数为94.81%,较2020年分别提升2.34个和0.80个百分点(见图3);三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稳中有进,2021年,全国88.40%的二级公立医院参加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平均级别达到2.60级,较2020年略有提高。
(四)持续发展机制逐步健全。在人员结构方面,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医护比为1:1.56,与2020年持平;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等紧缺医师数量均较2020年有所增长。兵团和宁夏等省份的相关专业的紧缺医师占比增长较快。在人才培养方面,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人才培养经费为18.83亿元,较2020年有所增长。浙江、上海、青海等省份的人才经费投入占比相对较高。在专科能力方面,相较于2020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专科能力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其中,山东、河南、浙江、广西等省份二级医院专科能力位于前列的医院数量相对较多。旗县二级公立医院的专科能力整体优于城市二级公立医院,部分城市二级公立医院已经或正在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
(五)群众满意度稳中有升。在患者满意度方面,2021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为85.44分,较2020年增加0.21分,住院患者满意度为89.67分,与2020年相比基本持平。在医务人员满意度方面,2021年,医务人员满意度得分为75.86分,与2020年相比基本持平,在同级关系方面的满意程度相对较高。
三、通过绩效考核发现的主要问题
(二)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是相比较而言,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体现收治患者疑难程度的CMI值、三级及以上手术占比,以及能够诊疗的病种覆盖范围明显优于其他省份。二是部分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在科室设置的完整程度、诊疗疾病的覆盖范围、能够开展手术和操作的种类方面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不同地区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加快推进二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推动二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
(三)持续优化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图片来源:中国卫生组织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