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检验”第八届体外诊断青年企业家论坛于2025年3月21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河南省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凭借自主研发的阿尔兹海默病血液标志物单分子诊断系统精彩亮相,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成为本次论坛当之无愧的焦点之一 。
科技创新,赋能精准检测
物理所系统基于Elisa平台开发,创新性结合了高灵敏度的荧光放大技术和数字编码策略,打造了一个超高灵敏度(fg/ml)的AD早期诊断平台。具有高自动化、高检测通量和成本可控优势,适用于社区基层医院、体检中心、三级甲等中心医院等多级医疗平台。可有效满足群众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 PD等)的早期诊断需求,助力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降低社会养老压力,为国家老年健康事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物理所生物芯片实验室介绍
物理所生物芯片实验室成立于2023年10月,由徐红星院士团队主导,专注于体外诊断(IVD)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实验室围绕生物蛋白分子检测,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荧光免疫吸附检测技术(D-FLISA),该技术具备单分子水平(fg/ml)的检测能力,并获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流会——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目前实验室占地近600平方米,包含光学表征实验间、生物试剂实验间及仪器开发装配实验间,各类研发人员30余名。主要研究方向覆盖未来健康产业中的体外诊断试剂盒、设备元器件及高端体外诊断仪器的开发。
二、单分子检测平台概述
物理所以人民健康需求为核心,攻克超灵敏检测技术难关,结合ELISA平台与荧光微球标记识别技术,打造出适用于临床应用的中高通量单分子免疫检测系统。基于该平台开发的阿尔兹海默病(AD)血液标志物单分子检测试剂盒和分析设备,可在1.5小时内,实现对90份样本(配套96孔板)中AD生物标志物的fg级定量分析。
三、核心技术与产品优势
1. 单分子识别: 基于自研的荧光信号放大技术,实现“单分子分辨”。
2. 数字化定量:通过对荧光信号的精确计数,克服信号平均化效应,确保结果稳定可靠。
3. 操作便捷: 兼容ELISA操作流程与酶免工作站,支持全流程自动化。
4. 高通量检测:支持96/384孔板高通量检测平台,单次检测样本数可达300个以上。
此次标志着物理所在单分子检测技术领域的创新突破,为阿尔兹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并展示了D-FLISA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及医疗健康产业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