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80816355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企业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专栏

双靶头对头:信达生物全球首创抗VEGF-补体双靶融合蛋白依莫芙普(IBI302)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更新时间:2025/5/7 16:36:56 浏览次数:283

美国旧金山和中国苏州 2025年5月7日 /美通社/ --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宣布其研发的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人补体受体1(CR1)融合蛋白依莫芙普注射液(研发代号:IBI302)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本研究是一项在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受试者中进行的随机、双盲、多中心、活性对照的II期临床研究(NCT06908876),旨在评估玻璃体腔注射IBI302在DME受试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本试验计划入组150例受试者,按1:1:1比例随机分配至IBI302 4 mg组、IBI302 8 mg组和法瑞西单抗(抗VEGF/ANG-2双抗)6 mg组。主要终点为第16周时研究眼最佳矫正视力字母数 (BCVA) 较基线的改变。

DME已成为中国糖尿病人群中出现视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据统计,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超过1.4亿,其中约三分之一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DR患者中,DME患病率为7%~14%,预计中国DME患者约在400~500万。

DME发病机制复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炎症介质表达上调介导的微血管损害是DME发生和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2]。此外,补体活化也参与了DME的发生发展,主要通过细胞溶解、调理作用和介导促炎微环境等破坏神经血管单元,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神经变性及黄斑水肿等[3]。目前,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是DME治疗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改善视网膜水肿,提高视力,但是频繁玻璃体腔注射(每4~8周一次)存在患者依从性较差的问题,同时会引起白内障、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的风险,长期治疗视力获益亦难以达到预期[4],[5]

近年来新型药物如以法瑞西单抗为代表的双特异性抗体进入市场后,极大的提升了治疗标准,并显著拉长升了治疗间隔,法瑞西单抗代表了全球目前DME最高的治疗标准。

依莫芙普作为全球首个靶向VEGF和补体的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可以同时抑制VEGF介导的血管新生、血管渗漏和补体不同途径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目前,依莫芙普已在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DME患者中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其中高剂量(8 mg)依莫芙普展现出改善视力和视网膜水肿的显著疗效,同时长给药间隔潜力凸显(最长可达12~16周),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孙晓东教授表示:"DME是中国常见的眼底疾病之一,影响人口可达400~500万;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重和糖尿病患病率的持续走高,DME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的疾病之一,给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DME一线治疗药物是抗VEGF药物,但仍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其治疗过程存在频繁注射、长期疗效衰减、部分患者疗效欠佳等问题,给广大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和经济负担。作为全球首创的抗VEGF-补体双靶点药物,依莫芙普在DME患者中已完成的临床I期研究中安全性良好,明显改善视力和黄斑水肿,并具有长间隔给药的潜力,这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依莫芙普在DME患者中的II期临床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其疗效和安全性,期待该研究取得成功,为广大DME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案。"

信达生物制药集团临床开发高级副总裁钱镭博士表示:"依莫芙普是信达生物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抗VEGF-补体双靶点分子。本研究中,依莫芙普将挑战本领域全球当前最高的治疗标准,本研究也是全球第一个双靶点创新药物之间的对决,以法瑞西单抗为阳性对照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我期待并非常有信心本研究能取得成功,为III期研究提供支持,争取早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造福更多患者。"

关于糖尿病黄斑水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则是由于黄斑区毛细血管渗漏所致的视网膜水肿增厚、渗出,是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的结果,主要影响中心视力,可发生在DR的任何阶段。目前DR已成为全球工作年龄人群首位的致盲眼病,而DME已成为糖尿病人群中出现视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6]

DR和DME的病理机制复杂,主要与高血糖相关代谢异常、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有关,引起VEGF等血管活性因子表达上调,进而破坏血视网膜屏障;持续的炎症状态会增加血管通透性,临床表现为视网膜水肿、渗出,累及黄斑区时即发展为DME[2]。此外,补体系统活化也参与到DR和DM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细胞溶解、调理作用和介导促炎微环境等破坏神经血管单元,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神经变性、黄斑水肿以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等[3]

 于依莫芙普( IBI302)

依莫芙普是信达生物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一种双特异性重组全人源融合蛋白,研发代号:IBI302。N端为VEGF结合域,能够与VEGF家族结合阻断VEGF介导的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生存、增殖,从而抑制血管新生,降低血管渗透性,减少血管渗漏;C端为补体结合域,能够通过特异性结合C3b和C4b,抑制补体经典途径和旁路途经的激活,减轻补体活化介导的炎症反应。IBI302通过同时抑制VEGF介导的新生血管生成和补体活化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