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医学检验产业分会会长宋海波一行,赴罗氏诊断中国总部新办公室及罗氏诊断中国技术创新中心开展实地参访,并与罗氏诊断中国总经理姚国樑展开亲切交流。罗氏信息解决方案中国区负责人纪日泰、罗氏信息解决方案中国区资深医学总监濮存莹、全国技术培训与发展负责人陈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副秘书长、CACLP副总经理赵冰等参与了交流。
此次考察聚焦罗氏诊断在中国的数字化能力建设、本土创新路径以及技术培训体系,通过实地参观与深度座谈,进一步加强产业机构与全球领先体外诊断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为推动我国体外诊断行业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与思路。
全球事业下的本土承诺
——走进罗氏诊断中国总部新办公室
位于浦东前滩的罗氏诊断中国总部新办公室于2024年7月正式启用,是罗氏深耕中国市场20余年来重要的里程碑,也标志着其“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承诺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在现场互动演示区,宋海波一行详细了解了罗氏如何通过智能系统、数据大屏与客户服务平台,对全国数以万计的终端用户提供7×24小时无间断支持和服务。
据了解,在全球员工超过10万人、年销售额已超600亿瑞士法郎的业务版图中,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正持续上升。目前,罗氏诊断中国已经成为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并持续加大在华投资,逐步形成了涵盖研发、生产、注册、供应链、销售与售后服务的完整本地化体系,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价值链在中国”。
罗氏目前在全国设有80多个城市服务网点,拥有近千名技术工程师和应用专家,这些服务工程师不仅具备传统的硬件维修能力,还需掌握数字化平台的部署、算法模型的调用与软件中间件的调试能力,例如在SmartLab智慧实验室中,设备运行状态、实验室TAT、危急值预警、标本流速等都由算法实时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呈现,服务团队为实验室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将数字管理应用到智慧运营中。
技术为本,创新为翼
——深入罗氏诊断中国技术创新中心
于2023年9月启用的罗氏诊断中国技术创新中心,是罗氏在华推动本地创新研发、能力培训和技术验证的重要平台。2024年,该中心获得上海浦东新区“GOI”(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授牌,成为首个聚焦体外诊断全产业链的企业级开放式创新平台。
据全国技术培训与发展负责人陈磊介绍,创新中心总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设有培训教室、实验室、测试中心、客户体验中心、数字方案孵化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域。形成了一个“集展示、验证、培训、协同于一体”的诊断创新基地。在智能诊疗展示区,罗氏诊断技术团队展示了其肝癌全病程管理平台,利用AI算法提升肝癌早筛准确率至90%以上,相关模型已被写入国家肝癌治疗指南。该方案通过患者端与医生端的互联,实现远程随访、风险分层、MDT多学科会诊、自动分期分型分析等功能,形成完整的诊疗闭环。
建设医疗生态,推动产业协同
——交流与座谈现场纪实
在与罗氏信息解决方案中国团队会谈环节,宋海波围绕“如何通过大企业平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如何构建本土创新与国际标准协同机制”两大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姚国樑表示,在当前中国医疗健康体系加速转型的大背景下,罗氏诊断始终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本土化布局,不仅将最前沿的技术引入中国,更致力于在中国研发、在中国转化,真正贴近临床一线、服务患者需求。
姚国樑说:“非常高兴今天能与宋海波会长一行深入交流,也感谢协会长期以来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与支持。我们相信,体外诊断作为连接疾病发现、精准治疗与健康管理的关键一环,其未来发展不应止步于产品和技术本身,而应构建一个协同、开放、可持续的创新生态。”
宋海波指出:“罗氏诊断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具有典型意义,企业不仅注重产品技术的领先性,更在思考如何将企业平台转化为产业生态的一部分。”他表示,诊断行业不再是单一设备或试剂的博弈,而是涵盖从疾病筛查、实验室管理、临床决策、患者随访到科研闭环的全链条综合服务体系。“数字化与算法决策的能力,将成为未来诊断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
宋海波强调,像罗氏诊断中国技术创新中心这样的创新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内部引擎”,更是产业开放协作的“基础设施”,未来应在标准制定、多中心临床试验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我们看到罗氏正在用一种务实又系统的方式,把这些挑战转化为合作的机会,这种思路值得行业借鉴。”
罗氏诊断团队也分享了企业近年来在推动数字化技术落地与生态合作方面的具体成果。例如,肝病精细化管理数字解决方案和肿瘤全病程数字化解决方案为肝病患者管理和肝癌早诊早治提供了先进的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数字病理方面,罗氏构建了整套AI阅片系统,支持病理科医生在阅片过程中获得实时图像处理、疑难标本辅助识别等功能,帮助病理医生从“看得清”向“看得准”升级。
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中心建立了系统的评估机制:工程师与应用专家需要定期完成技术水平测评,涵盖软硬件综合能力、客户沟通能力与故障判断能力等方面。该体系不仅服务于罗氏内部,也对部分合作伙伴开放。“一个具备全球视野、本土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服务体系,是支撑诊断行业长期发展的根基。” 全国技术培训与发展负责人陈磊表示。
回望与展望
大企业如何引领行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宋海波一行实地参观了罗氏诊断中国技术创新中心的多个关键功能区,据了解,创新中心每年为包括内部技术支持人员、代理商人员以及终端医院客户在内的受训人员开展近千场培训课程,构建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与评估闭环。罗氏诊断不仅输出产品,也输出标准、方法论和能力体系。同时,创新中心也是罗氏在华加速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在临床试验验证、产品试点示范、算法优化训练等方面,创新中心都承担了大量“桥接角色”,帮助总部技术与本地医疗需求之间建立起高效链接。
此次交流期间,宋会长还向最新组建的罗氏中国数字化创新研发团队作了一场演讲。介绍了行业发展的历程并给与中国IVD行业未来更多的展望。宋会长言辞恳切、视野宏阔,赢得在场人员阵阵共鸣。
共建开放生态
推动诊断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此次宋海波一行对罗氏诊断的深入参访,涵盖了企业总部的战略布局与管理理念,也触及技术创新中心在研发协同、人才培训、生态共建等方面的关键路径,展现出一家全球化医疗企业深度扎根中国、服务本土的全景图。
“罗氏诊断展现出的是一种长期主义、系统性与高度责任感。”宋海波教授在参访结束时总结指出,“面对人口老龄化、疾病谱转变和慢病管理挑战,诊断产业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角色更加关键,亟需跨界协同与生态共创。而像罗氏诊断中国技术创新中心这样的企业级平台,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引擎。”
他还表示,协会将持续加强与包括罗氏在内的创新企业的联系,推动更多政产学研用资源在体外诊断产业的关键环节形成协同合力。“只有推动行业共建生态、共创价值,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实现本土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未来,罗氏诊断也表示将继续加码中国市场,在科研合作、临床赋能、人才培养、智能平台、数字生态等方面持续探索和投入,发挥其在全球诊断领域的技术与经验优势,助力中国迈向更高质量、更强韧性的医疗服务体系。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