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朱雅楠[1] 梁林[2]
审稿:李琦[1]
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北京博爱医院
本次年会以“传承、创新、融合”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临床、科研、企业领域的检验医学专家学者,以及医疗、教学、科研单位的临床检验专业人员、临床医师和教学工作者,共同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与检验医学的深度融合建言献策。
开幕式由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琦教授主持。
此次会议邀请到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教授;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北京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贾玫主任;重庆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罗阳教授;北京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任、北京朝阳医院胡炎伟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曦明教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贵建教授;检验医学网总编辑刘杰教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安成教授;同时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常委及委员们。
大会主席、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安成教授发表欢迎辞。他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参会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指出,在当前医疗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检验医学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支撑,面临着传承传统经验、创新技术方法、融合中西医优势的重要使命。本次年会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大家借助这一平台充分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共同探索检验医学发展的新方向、新路径,为促进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培昌教授、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崔巍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曦明教授参会并致辞,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随后,开幕式进入主旨报告环节,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刘贵建教授主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教授以“关注检验试剂更换的质量保证-项目案例分享” 为题展开演讲。她结合实际项目案例,深入分析了检验试剂更换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质量风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为临床实验室试剂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贾玫教授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培昌教授聚焦“AD早期新型血液标志物的发现策略”,详细介绍了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分享了新型血液标志物的筛选与验证方法,为AD的早期干预和诊疗突破提供了新思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国军教授主持。
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罗阳教授围绕“基于临床问题导向的检验技术发展”进行报告。他强调检验技术的创新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从解决临床痛点出发,推动检验技术向更精准、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娄金丽教授主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深教授以“镜鉴融通--临床检验助力IgA肾病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及科研”为主题展开论述。她指出,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和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为IgA肾病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精准的检验数据,能够更好地实现中西医诊疗方案的优化与整合,推动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迈向新台阶。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杨晓莉教授主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胡炎伟教授分享 “检验科开展基础研究的策略”。他结合自身经验,从科研选题、团队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为检验科开展高质量基础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策略指导,鼓励检验科工作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创新,提升学科整体科研水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袁慧教授主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曦明教授带来“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科研思路探讨”的报告。他深入剖析了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科研的特点与难点,提出了融合中西医理论、创新科研方法的思路,为推动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启发。
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各位专家的分享既有前沿的理论研究,又有实用的实践经验,引发了参会者的广泛共鸣与深入思考。
本次开幕式的顺利举行,为2025年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学术年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的会议中,参会者们将在多个分会场围绕非传统血脂指标、中医检验、微生物与感染、凝血等领域展开更深入的学术研讨,共同助力检验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创新发展。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