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引全局,纲举目张:
战略转型之制高点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下,检验医学已然成为现代医疗体系中内涵式发展和临床价值提升的关键驱动力。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深刻洞察这一时代趋势,将学科建设从传统的“辅助保障”角色,提升至“创新引领”的战略制高点。
科室以自动化、数字化为核心方略,通过系统性的流程再造与智能化工具的引入,实现了临床服务效能与科研产出效率的双螺旋式跃升。淮安一院检验科的实践清晰地证明:智慧检验是驱动区域医疗中心迈向精准、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其经验具备显著的行业示范价值。
检验科实验室的中枢智控
实验室是检验科的中枢。为达成智能化管理的终极目标,科室在硬件升级与软件赋能上进行了系统性的设计与投入。
1. 自动化集成:流程再造的硬件基石
实验室配置了生化、免疫两大自动化流水线,辅以独立的凝血与血球流水线,形成了多链协同的作业格局。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具备智能样本路径规划功能,能根据待测项目自动优化样本流向,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干预带来的流程风险与时间耗损,为高通量检测提供了坚实的连续性保障。
2. 智慧化运维:质量闭环的数字支撑
在自动化硬件基础上,科室通过引入一系列数字化工具,使实验室管理迈入了前瞻性、预测性的智能化运维阶段:
●i-Board 智慧大屏: 将实验室的运营状态、样本积压、设备负荷等关键绩效指标(KPI)实时透明化展示,确保管理者能迅速响应,实现动态调度。
●智慧实时质控管理系统(Smart QC): 跳脱传统质控的滞后性,基于大数据对质控趋势进行预警与实时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稳健性与一致性。
●动态平衡物联网(IOT): 实时采集设备运行参数和环境数据,实现耗材和试剂的智能盘点与预警,确保整个流程链条处于最优的动态负载均衡状态。
三、 极速精微,应变制宜:
急症周转之方略
急诊检验的效率是生命通道的“第一里程碑”。过去,急诊室常因空间局限、单机操作而陷入“慢循环”的困境。科室抓住新急诊大楼启用的契机,全面导入自动化解决方案。
此番升级的血凝免疫流水线与干生化血球流水线协同,实现了急诊样本处理的“极速模式”。该系统支持急诊优先通道、闭盖穿刺,并允许试剂/耗材在不中断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补给,确保了紧急状态下的不间断、高效率运作。
结果显示,急诊检验的日检测量提升了约 15%,平均样本周转时间(TAT)显著缩短了9分钟。这一指标的优化,直接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的等待时间,体现了检验医学对整个诊疗链条的价值贡献。
四、 探微知著,钩玄提要:
智能驱动之科研与升维
科研能力的持续输出,是检验科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深层驱动力。然而,传统科研中数据孤岛、手工录入耗时、高编程门槛等痛点,长期制约着医生的创新热情。
为彻底打破科研瓶颈,科室引入了i-ResearchQ AI数据建模分析平台,实现了临床数据到学术成果的高效、智能、闭环转化。
该平台具备以下核心功能优势:
◆数据智能挖掘: 平台从底层解决数据清洗难题,通过缺失值插补、自动分箱等预处理功能,将数周的数据准备工作压缩至数小时。
◆关键特征精准筛选: 借助Lasso回归、递归特征消除(RFE) 等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平台能够从复杂的临床指标中,精确识别最具预测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多模型自动化验证:内置XGBoost、LightGBM等数十种主流模型,支持一键式构建、对比、优化,使临床医生无需具备高深的编程能力,便可实现复杂生物学问题的模型化求解。
依托该平台,科室成功建立了Seps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 (SALI) 的风险预测模型,其AUC值高达0.841。这一成果不仅验证了平台的效能,更直接转化为临床辅助决策工具。截止目前,科室依托该平台支持已成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五、 示范引领,远瞩未来:
智慧检验之范式与期许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实践,是新时期公立医院实现“设备自动化、流程智能化、科研突破化”的综合体现。通过系统性的投入与创新,科室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运营效率和学术地位,更完成了从“检验中心”到“数据与创新中心”的职能转变。
科室的经验已然成为区域医疗中心智慧检验建设的行业典范。展望未来,持续深化数字化成果、积极进行经验输出与辐射,将是淮安市一院检验科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区域检验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庄重承诺。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