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世界第二个"世界血栓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血栓栓塞性疾病已成为市民们健康的一大威胁,心、脑血管血栓更是目前人类致死的头号"杀手"。
年轻人常认为,血栓和他们的关系并不大。血栓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静脉血栓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它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相当于一种疾病的两个阶段,而静脉血栓可能会造成致残和死亡。如果你是长期坐着办公的上班族、经常开车的司机、还有一回家就窝在沙发里看电视、玩手机的人,必要要开始提高警惕了!
昨日,"栓不住 动起来"主题宣传活动也在北京举办,活动把重点放在"静脉血栓栓塞"这个不为公众熟悉的疾病领域上,提醒公众了解包括久坐不动、血液高凝状态和外伤等在内的多项静脉血栓危险因素,也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共同应对血栓栓塞性疾病带来的沉重负担。
会议上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有10~3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相关住院人数超过50万。在欧洲,每年有50万人死于静脉血栓,超过艾滋病、乳腺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和。在中国,静脉血栓形势也同样严峻,但由于流行病学数据的缺乏掩盖了血栓性疾病的广泛影响。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阮长耿也表示,"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使你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这是由于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包括静脉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瘀滞。而且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但它又是可以被预防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吴巍巍教授建议:"积极主动参与运动锻炼,将有效的减少血栓风险。如果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比如驾车或乘飞机进行长途旅行,甚至是在办公桌前久坐,尤其是弯着膝关节,建议花一点时间站起来,伸展腿部,并且在附近走动一下,这对健康的血液循环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指出"事实上,静脉血栓是完全可防可控的",如果公众能提高对该病的认知度和预防意识,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其危害性。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陇德同样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他希望公众一要了解静脉血栓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治。二要坚持运动。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三要主动就医,一旦发觉自己有静脉血栓风险或症状,要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预防血栓,从"动"开始。今天,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