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80000959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2016年度“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精彩回顾

更新时间:2016/11/14 13:50:39 浏览次数:162

2016年度“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活动

于2016年10月22日在杭州国际会展中心顺利举行。

现场我们对获奖单位及获奖个人进行了颁发证书

以及热烈的祝贺!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颁奖活动现场的火热气氛!


颁奖活动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主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陶志华和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康可人共同主持。

SAM_2289.JPG


颁奖活动首先为2016年度“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得者李远颁发获奖证书。李远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获奖论文《一种简易的用于检测细胞凋亡的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该论文发表在《军事医学》2016年5月第40卷第5期。

论文简介

一种简易的用于检测细胞凋亡的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

                                   李远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 针对微流控芯片的加工、细胞培养及细胞响应分析发展一套易于被普通生物学实验室实施的微流控芯片细胞分析技术,以天然抗癌药物重楼皂苷I促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作用分析对该技术进行验证。

方法 微流控芯片加工采用了基于感光干膜的软光刻工艺;微流控芯片结构设计为储液池加直微通道,通过ANSYS软件对芯片的流体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细胞培养采用间歇式细胞动态培养技术;重楼皂苷I对 A549细胞的促凋亡作用通过细胞形态学改变、活/死细胞荧光染色及乳酸脱氢酶释放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 感光干膜软刻工艺加工微流控芯片简单易行;储液池加微通道结构的微流控芯适合各类贴壁细胞培养;形态学和荧光染色实验提示重楼皂苷I具有促A549细胞凋亡作用,且促凋亡效率与浓度呈正比关系;微流控芯片上乳酸脱氢酶释放定量分析结果与传统96孔板实验结果吻合。

结论 本文展示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低试剂消耗,能够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可在无相关微流控技术经验的生物医学实验室中推广使用。

1.JPG


颁奖活动为2016年度“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惠文利颁发获奖证书。惠文利来自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奖论文《A novel lateral flow assay based on GoldMag nanoparticle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genotyping of MTHFR C677T polymorphisms》。

论文简介

图片.21.png

图片22.png

图片23.png


2.JPG


3 

颁奖活动为2016年度“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张晓青颁发获奖证书。张晓青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奖论文《A modified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22q11.2copy number vari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heart disease》,该论文2015年发表在《BMC Genomics》上。

论文简介


3.JPG


颁奖活动为2016年度“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王雪亮颁发获奖证书。王雪亮来自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获奖论文《Use of chimeric influenza viruses as a novel internal control for diagnostic rRT-PCR assays》。


论文简介

RNA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核酸检测是诊断病毒感染与复制的可靠指标。在检测中,稳定可靠的质控品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有重要意义。而当前使用的质控品(如质粒、体外转录的RNA、阳性病人样本和Armored RNA等)存在诸多问题,如不能有效监测反应全程、稳定性差、样本来源有限、价格昂贵等。为此,需开发安全、稳定、有效且可批量制备的新型RNA病毒核酸检测用质控品以解决上述问题。


病毒学研究近些年获得了巨大发展,如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学技术。该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对病毒基因直接进行修饰,按预期计划获得目标重配病毒,目前已广泛用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病毒的转录表达和致病机制研究,侯选疫苗毒株的研制等方面。


流感病毒为载体的RNA病毒质控品可以最大程度模拟真实病毒核酸检测过程,包括同样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真正实现对RNA病毒核酸检测的全方位监测,对于保证RNA病毒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项目中,我们利用甲型流感病毒标准实验株PR8为载体,通过流感反向遗传技术拯救嵌合HCV保守基因的突变流感病毒,参照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生产质量要求规模化制备可模拟真实HCV的核酸检测用质控品(参见中国药典中“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相关内容),并完成其性能评估和临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可成功制备新型HCV RNA核酸检测用质控品,证实其对RNase具有良好耐受性;稳定性实验表明其在37℃可稳定7天,25℃可稳定45天,4℃条件下可长期稳定保存至少8个月;与国际公认的罗氏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系统比对,结果证实其可作为质控品用于HCV RNA的临床诊断中。


主要创新点:

本项目利用流感反向遗传技术制备携带HCV保守基因的突变流感病毒,参照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生产过程制备新型HCV RNA核酸检测用质控品,在国内外是首次报道。从病毒检测诊断角度看,流感病毒自身即是脂质双分子层包裹内部核酸,它真实反映了目标RNA病毒的结构特性,如HCV、HIV、肠道病毒等,可最大程度模拟真实RNA病毒核酸检测过程,真正实现对RNA病毒核酸检测的全方位监测。相比其他现有RNA病毒质控品,本项目研制的质控品易于大规模制备而成本低廉,具有无生物传染性、稳定性好、易于保存和运输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利用此技术平台可进行其他RNA病毒核酸检测用质控品的开发,如肠道病毒(通用型、EV71型和CA16型等)、HIV病毒和其他新发传染性RNA病毒(如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核酸检测用质控品,从而为临床相关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保证。

4.JPG

众人期待的2016年度“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今年空缺。

再次祝贺各位“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的获得者!

祝愿你们来年再创辉煌!

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的“创之声”大会!

且看第二届“创之星”杯中国实验医学年度优秀论文争冠花落谁家!


论文原文请查看下方附件!

三等奖论文.一种简易的用于检测细胞凋亡的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pdf

二等奖论文.A novel lateral flow assay based on GoldMag.pdf

二等奖论文.A modified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ethod for the....pdf

二等奖论文.Use of chimeric influenza viruses as a novel internal control for diagnostic rRT-PCR assays.pdf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