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 您是第 80043190 个访问者!
您好,欢迎来到全国体外诊断网(全国实验医学网)!
热门搜索:分会介绍 | 会员名单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界动态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分级诊疗初见成效

更新时间:2017/2/15 13:19:38 浏览次数:2007

t01424ed80724f83064.jpg

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分级诊疗被视为有效改善民众就医感受、理顺医疗秩序的利器砝码。分级诊疗实行一年来已初现成效。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这16字目标2015年就出现在国务院《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国家卫计委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傅鸿鹏指出,中国医疗改革的总体设计是要形成适应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性环节,“家庭医生可实现对患者的初步诊疗,小病当场治疗,大病或疑难杂症及时上转”。


目前家庭医生在全国各地涌现:辽宁超半数农民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陕西西安已有250余万人签约家庭医生。上海市启动试点“1+1+1”签约服务组合,居民与一位家庭医生签约,选择一家区级、一家市级医院就诊,若至组合外就诊需由家庭医生转诊,群众对家庭医生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5.5%和89.1%,位列全市服务性行业首位。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认为,“分级诊疗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王虎峰表示,将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开、构建合理就医秩序,任重而道远。


“目前分级转诊在由县转市实现明显分层,但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的转诊层级划分不清,加之报销比例差别不大,导致县医院超负荷运转,住院病床一床难求,县级医保、财政压力很大,”江苏省大丰市卫计委主任徐向东认为,在运用医保经济杠杆的同时,还需制定转诊指导目录,规范转诊流程。


有专家指出,阻碍分级分段医疗最大的原因是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据了解,目前全国仅7.8%的村卫生室执业人员有大专及以上学历,78.8%的乡村医生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城市社区医院也难见高水平医疗人才。医师资质和执业能力的不足,使基层医生无法有效分诊,基层首诊功能难以落实。


长远来看,培养基层造血能力不容忽视。北京市卫计委基层卫生处处长许俊峰建议,宜设置“订单培养”模式,吸引更多高水平优质医疗人才下沉到社区基层,并在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分会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118号龙之梦大厦2209室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