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医专家历经10余年持续努力取得的宝贵成果。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报告》指出,《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包括一个题为“传统医学病证——模块1”的补充章节,将起源于古代中国且当前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普遍使用的传统医学病证进行了分类。将有关传统医学的补充章节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使人们首次能够统计传统医学服务和就医情况,评估其形式、频率、有效性、安全性等,并可与主流医学和研究进行对比。
《国际疾病分类》是世卫组织制定颁布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标准,是各国政府在医疗、管理、教学、科研以及政策制定方面,关于疾病分类的规范性标准,是全球卫生健康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基础和通用标准之一。《国际疾病分类》历经百年已经过10次修订,并于2007年启动第11次修订工作。在世卫组织牵头组织和技术指导下,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通力合作下,《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最终建立了以中医药为基础,兼顾日韩传统医学内容的病证分类体系,推动了传统医学150条疾病和196条证候条目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传统医学章节。
6月5日《自然》社论上发表了题为《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decision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uld backfire》(世卫组织将传统中医纳入《国际疾病分类》,或伴随风险)的文章,文中指出,“中国政府对于中医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中国宣传对循证医学的信仰,并在有关中医药现代化和标准化的项目上投入了数百万人民币。这种举措的初衷是好的,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项目却仅仅是给未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严格检验的治疗方法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另一方面,中医药是一项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产业。去年1月,中国政府将驴皮进口税从5%下调至2%,以确保供应”。
该文还对政府释放的这些信号影响到世卫组织(WHO)表示担忧,因最新版本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在国际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医生据此诊断病情,保险公司据此决定是否对相关疾病的治疗进行赔付。最新的ICD-11版本首次纳入了有关中医药的章节,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世卫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2006年至2017年在任)曾经的做法。
世界各地的中医药从业者普遍认为中医纳入《国际疾病分类》对中医体系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来自其他地方的批评的声音也迅速淹没了世卫组织,世卫组织不得不为其立场进行辩护。在4月4日的一份声明中,世卫组织坚称中医药章节没有讨论特定的治疗方法。相反,其目的是让医生有机会同时使用中医和西医来诊断病人——世卫组织将此称为“可选的双重准则”。声明称,这些分类“不涉及或支持任何形式的疗法”。
该文指出传统医学当然不应该被忽视,比如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分离提取出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一流药物,但同时又表述了需要区分有害的疗法和可能无效但相对无害的疗法,以及可能有效却未经严格测试的疗法同样重要。在缺少根据的基础理念和将一些不科学的实践合法化的做法可能对传统医学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世卫组织在为自身做辩护的时候,提到了“共享循证信息”的使命。每个人都期望拓展医疗方法,并以循证方式实现这一愿望。而收集更多关于中医药的证据需要持续而严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以区分有害的疗法、有潜力的疗法以及无效的疗法。对于负有最大责任且拥有最高权力来保护人类健康的机构来说,世卫组织将未经过全面测试并且可能有害的医药纳入ICD-11中,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针对目前正在探索的中医药评价模式、诊疗指南等规划性内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表示:“目前国内各个学会和专门委员会都在制定中医药诊疗指南。《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实际上是在做中医药疾病的分类和标准,最近也正在进行临床推广试用,这也成为各地推进中医药相关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于中医药的推广和普及,于文明表示,疗效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将中医药辐射到社区、家庭,在基层医疗体系就能治好病人。
中医药被大多数业界人士认为是一套“中医理论体系”,极少数人将中医药定义为“临床试验体系”。因此,中医药在临床阶段的试验将为中医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根据中医与西医间的逻辑差异,中医的评价体系不适用从“体外细胞、动物试验再到人体”的路径,从“人体、到动物再到基础试验”的逆向转化(中医)模式被提出,与此相对应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也逐步建立,目前正处于验证阶段,到临床上去实施看这种模式是否合适。另外,中医的标准化正在两个领域中实施:一是要建立诊疗的临床指南(规范),包括针对日常高发病的相关用药等;另一个则是要建立临床诊疗路径。据悉,从循证医学(病症、经验、价值观)角度探讨中医,已经成为现阶段业界人士的普遍共识。
今年3月,全球首个中医药领域的循证医学中心建立,该中心对各种医学理论不做评价、改造或排斥,仅着眼于临床疗效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用严谨的方法进行验证与分析,作出客观的评价。另据WHO发布的《传统、补充与整合医学》报告,在过去的20年中,179个世卫组织成员国中有100余个国家在传统医学领域制定了法规,有124个成员国参与了草本医药的应用,110个成员国有专门针对于草本医药的药典;另外,113个成员国都有在使用针灸疗法,45个成员国将传统医药纳入了医保。
邮政编码:200052 电话:021-63800152 传真:021-63800151 京ICP备15010734号-10 技术:网至普网站建设